那些来自中文的英语二
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,也是世界上词汇量最大的语言。它不断地吸收对其有用的各种外来词语,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词汇。绝大多数的英语词语都源自于其他语言,如拉丁语、德语、法语、希腊语、意大利语等50多个语种,其中包括汉语。
在最权威的《牛津英语词典》(1989年第2版)中,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就有1300多个。不久前,美国“全球语言监督”(GLM)机构宣称,自1994年以来,新增的英语词语中,汉语贡献了5%到20%,超过了任何其他来源。
下面我们来学一些吧!
Kung fu 功夫
typhoon 台风
kowtow 磕头
chow mein炒面
KungPo Chicken 宫保鸡丁
bok choy白菜(来源是广东话译音)
mahjong 麻将
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有很多,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:
1.衣着饮食
从古至今,中国人对衣着、饮食都非常讲究挑剔;其形式内容更是五花八门,令人眼花缭乱,这类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不少。
例如cheongsam(长衫)、dudou(肚兜)、silk(丝绸)、nankeen(紫花布)、tofu(豆腐)、bok choy/petsai(白菜)、dim sum(点心)、spring rolls(春卷)、chow fan( 炒饭 )、chow mein(炒面)、jiaozi (饺子)、won ton(馄饨)、chop suey(中国菜的什锦杂炒)、kaoliang(高粱/高粱酒)、Maotai(茅台酒)、tea(茶)、oolong(乌龙茶)、souchong(小种茶)、ketchup( 蕃茄酱)、Peking duck(北京烤鸭)、longan(龙眼)、lychee/litche(荔枝)、gingko( 银杏)、ginseng(人参)、 ramen拉面(这个词的来源到底是不是中国,众说纷纭,也有人表示是来自日本)、Hanfu 汉服、qipao 旗袍、wok 带把的中国炒菜锅;铁锅、char(茶)、silk(丝)等。
2.历史文化
悠久的中国历史赋予文化以丰富的内涵,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文化对英语的影响。
众所周知,小写c的china有瓷器的意思,而大写C的China则为中国。虽说我们还未对China一词的起源考证明确,但多数老外都认为这源自于中国古代秦朝的名字:China -via Latin (拉丁语) “Sina”, Persian (波斯语) “Cin”, and Sanskrit (梵文)“Chinas”; ultimately from the name of the Qin (读作Chin) dynasty.
这类英语词语有:kung fu 中国功夫、Confucius(孔子)、Confucianism(儒家思想)、Laozi(老子)、Tao(道/道教)、Laozi (老子)、I Ching (《易经》)、Tao Te Ching(《道德经》)、Zen 佛教的禅;禅宗、yinyang(阴阳)、feng shui(风水)、qi (ch’i) 气Kwan Yin(观音)、xiucai(秀才)、wuxia 武侠、mahjong 麻将lama(喇嘛)、kowtow(磕头)、Mandarin(官话)、china(陶器)、Long(龙)、Qilin(麒麟)、t’ai ch i ch’uan 太chopsticks(筷子)、Spring Festival(春节)、 tycoon企业界的大亨;巨头、
typhoon(台风)、kowtow 磕头、pinyin 拼音等;这些词语不用向母语为英语的专业人士特别解释都能被理解。
3.政治经济
这类英语词语往往能折射出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。
例如Yamen(衙门)、Tuchun(督军)、running dogs(走狗)、brainwashing(洗脑)、Great Leap Forward(大跃进)、Red Guards(红卫兵)、Gang of Four(四人帮)、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(改革开放政策)、township enterprises(乡镇企业)、peace fulrising(和平崛起)、buzheteng(不折腾)、guanxi(关系) chop chop 快一点(来源是广东话速速 “cuk1 cuk1” 译音、货币单位jiao(角)和yuan(元),有趣的是,yuan这个词在英语中又经历了词义范围扩大的过程,可以用来泛指钱(money),等。
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,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变大,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中文词汇成为世界语言。
4.文体娱乐
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、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,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。
这类英语词语有pinju(评剧)、Yuju(豫剧)、Erhuang(二簧)、Peking opera(京剧)、Jingbai(京白)、wudan(武旦)、chou(丑)、qinyi(青衣)、hualian(花脸)、daomadan(刀马旦)、pipa(琵琶)、erhu (二胡)、guzheng(古筝)等。中国功夫扬名天下;Kungfu(功夫)几乎成为中国武术的代名词,功夫影帝李小龙当立头功;中国武术的精华还有Sanda/Sanshou(散打)、Tai Chi(太极拳)等。
5.科学技术
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,也是中国人对世界科技的一大贡献;suan pan(算盘)也就成为了最早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之一。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,一个以汉语为词根新造出的英语单词taikonaut(太空人),在世界各地关于“神七”的报道中频频出现;它是汉语拼音“太空”(taikong)和希腊词“nautēs”(航行者)组成。西方媒体越来越多地用这个新词来称呼中国航天员;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语词典中。
6.网络英语
中国网民们经常用到的网络流行语被译为英语后,已成为常用的表达方式。
例如online shoppers(淘客)、angry youth(愤青)、digit head(计算机迷)、human flesh search(人肉搜索)、knock off(山寨)、play hide and seek(躲猫猫)、get soy sauce(打酱油)、ungelivible(不给力)、pear big(鸭梨很大,即压力很大)等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,而且使用人数众多。这种网络英语的最大特点是时事性强。
7.中式英语
中式英语(也叫“中国式英语”)指带有汉语语音、词汇、语法等特色的英语,是一种洋泾浜语言。
例如lose face(丢面子)、no can do(不能做/干不了)、lose face(丢脸)、long time no see(好久不见)、good good study,day day up(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)、no wind,no waves(无风不起浪)、paper tiger(纸老虎)、brainwash(洗脑)、next time I see you, you die(下次再见你,你完了)、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(人山人海)等,其中前面三个词组已融入主流英语。GLM从全球视野和英语发展的角度对中式英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,认为它将会丰富英语的表达方式。
从汉语借来的英语词语通常采用音译、意译、音意合译和音译加词缀这四种方式产生。这些词语进入英语后,或多或少都经过了一定程度上的“英化”改造,基本上都融入了英语语言的词汇体系和语用表述系统。
觉得有用就将“大黄蜂微英语”公众号推荐给您的朋友吧!
看完后请点赞、收藏、分享!
扫一扫关注“大黄蜂微英语”公众号!